实验室主任
彭代银,教授,博导。安徽省中药学高峰学科负责人,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任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安徽省负责人,安徽道地药材品质提升领军人才和安徽省“115”现代中药研发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编专著、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皖产道地药材品质提升及活血化瘀中药药理。
实验室副主任
李庆林,教授,博导。安徽省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获安徽省青年科技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产学研项目20余项。担任基于临床的抗肿瘤中药华蟾素大品种打造及创新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发表SCI论文50余篇,它引1000余次。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及天然活性成分干预肿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杨文明,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岐黄学者,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主编“十四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5部,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神经变性病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王茎,教授,博导。安徽省灸法研究会副会长,世中联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三十余年,参编学术专著多部。主编教材2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中管局新安医学传承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免疫研究。
储全根,教授,博导。获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安徽省名中医等称号。任教育部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二类、三类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十三五、十四五全国规划教材3部,发表论文90多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1项。主要从事新安医学、《伤寒论》及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胡建鹏,教授,博导。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全国第四批中医优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安徽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所属“新安医药研究与开发”获第二届省十大优秀“115”产业创新团队。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安徽省杰青项目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与新安医学研究。
实验室秘书: 吴生兵、王斌
联系方式:0551-65169195 邮箱:xayxjyb2015@ahtcm.edu.cn